版权所有 河南省药学会 豫ICP备17043728号
分享药学故事,传递药师价值。这里是河南省药学会《我与药学的故事》每周一播。我是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的主管护师张盈盈。今天,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在消化内科病房工作中的点滴,题目是《一位消化科护士的药学情缘》。
在河南省儿童医院消化内科,忙碌就是这里不变的底色。每天,治疗车在地面上滚动的声响、仪器不时发出的提示音、孩子们的啼哭声、家长们焦急而关切的询问声……这一切声音交织在一起,仿佛一首独特的生命交响曲,既有希望的旋律,也蕴含着挑战的音符。而我,作为一名消化内科的护士,就在这片充满爱与责任的土地上,与药学结下了一段难忘的缘分。
初到消化内科时,我对药学的理解还停留在“按医嘱执行”的层面。每日配药、发药,那些五颜六色的药片、各式各样的注射剂,在我眼中不过是治病救人的工具。尽管我知道药学在医疗中不可或缺,却尚未领悟其背后蕴藏的智慧与力量。
真正让我对药学的改观,是一次紧张又揪心的抢救。那是一个夜晚,急诊送来一位因误食导致药物严重中毒的患儿。孩子面色惨白、精神萎靡,情况十分危急。医生迅速赶到,一边询问病情,一边争分夺秒地开具抢救用药。
看着治疗盘中的药剂,我的心紧紧揪起——我清楚地意识到,这些看似平常的药品,正是挽救这个幼小生命的关键。在随后分秒必争的抢救过程中,我全神贯注地配合医生,每一次抽药、每一次推注,都承载着生命的希望。当孩子在药物作用下逐渐稳定下来,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药学的神奇。自那一刻起,我对药学充满了敬畏,也深刻认识到,扎实的药学知识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基石。
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药物作用,更好地服务于患儿,几年前,我下定决心备考执业药师。备考之路并不轻松,科室工作本就繁忙,学习时间更是捉襟见肘。但一想到多掌握一些药学知识,就能为患儿带来更有效的治疗,我便重新燃起动力。无数个深夜,当他人已入梦乡,我仍在灯下苦读。从复杂的药物化学结构,到严谨的药理学原理,再到精细的药剂学知识与繁琐的药事管理法规,每一个知识点都需要反复琢磨、理解与记忆。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与抽象的概念,曾几度让我感到力不从心,但每当想起科室里那些可爱又脆弱的小生命,我便咬牙继续前行。
终于,我顺利通过了执业药师考试。那一刻的喜悦与成就感难以言表,但我深知,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。在之后的工作中,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专业能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。如今,在为家长讲解用药方案时,我能清晰说明每一种药物的作用、用法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,家长的焦虑与担忧也因此得以缓解。
在日常工作中,我还积极参与科室的用药安全管理。定期认真检查药品,核对有效期与储存条件,确保每一份药品安全有效,避免因变质或过期影响疗效;同时参与开展用药安全培训,围绕消化内科常见疾病的用药特点与注意事项,为医护人员详细讲解,提升大家识别与应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能力,最大限度降低用药错误风险。在这一过程中,我与药学专业的同事们结下了深厚友谊,大家互相学习、交流经验,共同守护患儿的用药安全。
回首与药学相伴的岁月,从最初的懵懂,到主动探索,再到如今的深度融合,药学已成为我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它不仅拓宽了我的专业知识,提升了护理技能,更让我对生命多了一份深深的敬畏与尊重。每一种新药的上市,都凝聚了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与智慧,它们是人类对抗疾病的利器,而我,有幸成为这些“武器”的传递者与守护者。
在河南省儿童医院消化内科这个充满温暖与希望的地方,我见证了一个个患儿在药物治疗与精心护理下逐渐康复、重现笑容;也经历了与死神赛跑、争分夺秒抢救生命的紧张时刻。每一次药品的成功应用、每一次患儿病情的好转,都让我倍感欣慰与满足;每一次用药学知识破解护理难题,都让我更加领略到药学的魅力。
将来,我将继续不断提升自己的护理技能与药学素养,将所学知识更精准、灵活地融会贯通,为每一位来到消化内科的患儿提供更优质、安全、温暖的护理服务。因为我深知,在与疾病抗争的道路上,药学与护理是紧密相连的战友,我们肩负着共同的使命——让每一个孩子远离病痛,在健康的阳光下茁壮成长,活出属于他们的精彩人生。
作者简介:张盈盈,女,1988年9月出生,中共党员,郑州大学护理专业,现为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郑东院区消化内科主管护师;中国中药协会儿童健康与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;河南省药学会第二届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。